檳城,十年一遊。
十年前,我還是個小學生,拿著一台為了畢業旅行而買的底片相機,在老師的催促之下,匆匆忙忙地走過檳城。我記得極樂寺,記得光大,記得檳威大橋,卻不記得老師嘴裡的檳城模樣。
十年後,我再次踏上這片土地。這次,不匆不忙,用我自己的步伐重新認識檳城,感受檳城。2015的第一趟小旅行,是醞釀整整十年的巧合,更是一種生命中與檳城這個城市,不期而遇般的美丽邂逅。
我相信,這將是未來記憶里,非常耀眼的一個光點。
十年一遊,旅程......就此展開!
這是姐姐送我的第一本書。那時候我中學五年級,大我一年的姐姐在她到吉隆坡求學之前努力打工,用第一份薪水帶著我到居鑾大眾書局,毫無一絲猶豫,目標直接鎖定這本林悅著的《榴蓮國度》。
在出發前,我重溫這本書,重溫我的檳城印象,帶著它,連夜坐著巴士,八個多小時的車程從馬來西亞以南,直達馬來西亞以北。
第一站,就是北海。
剛下車,第一眼迎接我的是這裡的巴士總站,但我不得不說北海的巴士總站長得更像是南部人說熟知的小販中心。當地人說我處在的是臨時車站,原來的巴士總站已經被大火燒毀了。
一個鐵皮屋頂之下擠進了進20個檔口,雖然是開放式的空間,空氣中卻參雜了各種各樣味道。如果把這裡的空氣形容成一碗湯,附近水溝飄來的惡臭味便是湯底,各個凌晨6點就已營業的檔口烹煮食物散發出來的“香味”無疑成為湯的“豐富配料”!
深吸一口氣,這碗湯最搶味的應該就是我左前方的馬來咖喱,緊接著我右邊的燒臘出賣色相之外,不甘示弱縷縷飄香搶佔一席之位,還有雲吞麵,咖啡味等等狠角色也齊來逗陣!如此複雜,竟然能夠呈現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多和諧,可惜當時我毫無食慾只有一陣陣胃痛不斷挑戰我的忍耐力。
噢!我忘了,還有巴士德士肆無忌憚排放的廢氣......
深刻地嗅覺體驗,其實讓我看見了北海草根階層的縮影,多元的飲食文化,不分種族與宗教,和諧地並存在小小的鐵皮屋底下。
不過,這種體驗一次也就夠了。。。
呃....十年一遊的第一個體驗固然蠻有意思的,卻好像並不那麼美好(我不依我不依我不依~)。引用三毛的一段文字來勉勵自己,也分享給大家:“最深最和平的快樂,就是靜觀土地與人世,慢慢品位出它的美與和諧。這份快樂,乍一看也許平淡無奇,事實上,它深遠而悠長。”
ABOUT THE AUTHOR
並非事事都天生自然有意義,是我們在堅持與付出過程中,不斷對自己的質疑與肯定,然後經過「煎熬」「糾結」「省思」,再一次又一次的捨離。終於,那些別人看來平凡無奇的、索然無味的,在你身上都凝聚成閃閃亮點,最終才產生了你專屬的意義。
0 意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