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遊檳城:極樂寺




檳城食遊記終於來到這一站——極樂寺!這是我十年檳城之旅最最最不可或缺的一站!

檳城百年古剎極樂寺除了是全檳城最著名的佛寺,它對於馬來西亞佛教界的發展至關重要,是整個馬來西亞佛教界最重要的文化寶藏與佛教聖地之一!

儘管極樂寺近代來的發展飽受爭議,前任方丈暨現任馬來西亞佛教總會主席釋日恆法師被一些外界人士諷刺其“生財有道”,成功讓歷史與文化底蘊豐厚的佛教聖地商業利益化,但我卻認為,如果某些地點不收費(如纜車及萬佛寶塔等),那極樂寺管理層要如何平衡佔地十二畝的極樂寺整體開銷與維護經費呢?

你可以認為這是在坑錢,也可以換個想法,認為這是在護法,凡事也只在一念之間啊,就算極樂寺佛光顯赫,大慈大悲大佛心,也總得有點收入平衡開支嘛~

不多說了,這一次就用57張高清照片帶大家極樂寺走透透!!!






(上圖:前殿)

極樂寺歷史背景:

极乐寺建于1893年,寺庙依山而建,占地12公顷。
极乐寺的建设由当时任椰脚街广福宫的主持妙莲法师所启发。妙莲法师原本来自福建涌泉寺,他曾于1885年到槟城州筹募基金修建福州龟山法堂。2年后,出任椰脚街广福宫的住持。槟城极乐寺最先建立的是大士殿,5年后相继增建天王殿、大雄殿、藏经阁、东西客堂及放生池等。1930年,极乐寺内楼高7层的万佛塔正式建成。此的底部、中部和顶部分别采纳了中国泰国缅甸寺庙的设计,综合了三国寺庙的建筑风格。2002年,一座30.2高的观音铜像建成。”(資料源自維基百科)

極樂寺內的主要景點包括 1930 年建成的七層「萬佛塔」(正式名稱是拉瑪四世佛塔),八角形的底層屬中國式佛塔建築,螺旋形的圓頂屬緬甸佛塔風格,塔中間層則採用了泰國式的建築。遊客可沿樓梯走上塔頂,遠眺 George Town 和俯瞰下面的極樂寺。(資料來源









(上圖:萬佛寶塔)





槟城极乐寺放生池附近的山壁上刻有清末民初名士之墨迹。如果详细看这些题咏,可以发觉早期从中国南来的文人和同盟会革命志士所题的字,这些作品包括康有为所题的‘勿忘故国’四字。可惜一些题咏已因雨水侵蚀而没法辨认。极乐寺内的“ 大雄宝殿”匾额是清朝光绪皇帝御赐和题字。另一匾额“海天佛地”是慈禧太后题写。”(源自維基百科)

極樂寺在農曆年間處處張燈結彩,其夜間的燈景也是全馬數一數二的美!









鄭重介紹,這就是極樂寺最初的山門了!
極樂寺開山條規碑文。而以下的天王殿及大雄寶殿等皆是數百年的古蹟!





極樂寺大雄寶殿!這一塊金光閃閃的【大雄寶殿】牌匾大有來頭,是由清朝光緒皇帝御賜和題字的!

大雄寶殿供奉著三寶佛。

極樂寺當初與清朝政府的關係還蠻緊密,頗有淵源的,

“極樂寺開山主持妙莲法师(1844-1907)為福建归化人,年轻时经常出外经商,32岁时出家。光绪年间,八国联军攻破北京,迫使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出走。经过李鸿章的谈判,清朝政府被迫签下不平等条约及承担“ 庚子赔款”。妙莲和尚为了表示僧侣爱国之心,将募化来的数万银元献给清朝政府。光绪三十年(1904年),慈禧太后特召妙莲法师进京,御赐《龙藏经》和法衣,并称“钦命方丈”。极乐寺内的“ 大雄宝殿”和“海天佛地”匾额也是当时御赐。”(源自維基百科)

據知,大名鼎鼎的【龍藏經】目前典藏與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

 坐纜車上山咯~

2002年落成,30.2公尺高的觀音菩薩銅像。







 (上圖:拆除中的舊觀音像)


從觀音銅像前的廣場可俯瞰整個喬治市,視野是極好的~


接下來進入準提殿啦!這是極樂寺裡,我最喜歡的佛殿!莫名與準提菩薩有種親切感!







 海天佛地。

呃。。。我個人是覺得萬佛寶塔內有些些陰森(虧心事做太多~哈哈哈),一直沒辦法適應裡頭的磁場(也可能是心理作用),所以就沒在室內拍照了,回來後也打聽到了關於萬佛塔的傳說。。。。。。嗯。。。。。。就不予置評,大家自行來參觀吧!


在極樂寺拍的照片超過百張,這裡只是精選了五十幾張跟大家分享,不知道是否有讓大家對極樂寺產生興趣呢?我個人是極力推薦所有來檳城旅遊的人們,不妨來極樂寺走走,以一種誠敬的心態來到這個全東南亞最大的佛教寺廟群體參訪,不論是在歷史認知,馬來西亞佛教發展脈絡,或是心靈上,都會有一定的收穫~


極樂寺
地址:
Air Itam, Penang, Malaysia

電話: +604-828 3317



57張高清大圖帶你極樂寺走透透!!!#檳城 #極樂寺 #檳城極樂寺 #自原自語 #食遊記 閱讀全文:http://www.gyanho.com/2015/12/blog-post_29.htmlhttp://www.gyanho.com/2015/12/blog-post_29.html
自原自語 Gyanho.com 貼上了 2015年12月29日

Share this:

ABOUT THE AUTHOR

並非事事都天生自然有意義,是我們在堅持與付出過程中,不斷對自己的質疑與肯定,然後經過「煎熬」「糾結」「省思」,再一次又一次的捨離。終於,那些別人看來平凡無奇的、索然無味的,在你身上都凝聚成閃閃亮點,最終才產生了你專屬的意義。

/ .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