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遊新山:益和雲吞面

在新山說起雲吞面,絕大多數人首推這家據說有超過六十年歷史的【益和雲吞面】。

聽說益和雲吞面號稱是全新山歷史最悠久,最古早味,也是新山目前少數堅持自製全蛋麵條的店家,所有食材,從生產到烹煮幾乎是一手包辦。




店內的牆上張貼了馬來西亞各大報章的介紹報導,某位本土美食家更是專程從吉隆坡驅車前來,只為吃上一碗益和雲吞面,而許許多多知名部落客也曾介紹這家店。

我在下午的時間光顧,不大不小的店面已經幾乎客滿,我哥說每天傍晚至晚上是店裡生意最繁忙的時候,食客都必須等得好久好久,才等到一碗面,這一碗陪伴他們長大的味道。

但,現在還真的吃得到當初古早味嗎?




我點了一份雲吞面,一碗雲吞湯,一份炸雲吞,以及一份炸腐卷,走到最靠近烹煮檔口的座位坐下,我期待地看著頭手燙面的熟練手法,可是頭手的手法是很熟練,卻少了一股勁的感覺。

小時候的我,常光顧居鑾老巴剎玉記乾撈麵,我喜歡注視老闆燙麵的每一個動作,最記得老闆先把生面打得蓬鬆,丟到滾開的水裡湯,期間不停攪拌,使每一條麵條都均勻受熱,熟了之後,老闆運用一股巧勁,把熱騰騰的麵條華麗麗地拋在空中,來回幾次,與溫度較低空氣邂逅,激盪出最Q彈的口感。

這是我對乾撈麵最深刻的意象。

我以為,打着老字號古早味招牌的雲吞面都必須是這麼講究的。益和雲吞面在這點,的確讓我有點失落了,年紀尚輕的頭手,把面燙一燙,過了冷河後,就晾在一邊,燙麵與冷河的水有點渾濁,呈奶白色,顯然是太多麵粉融在裡頭,頭手也懶得換水。

我大概已經可以想像得到成品的味道了。


果然,粉味確實有些重,呃....或許這就是他們家的風味吧。


益和雲吞面口味單純,僅僅是用幾樣調味料拌著全蛋幼麵,單純卻不單調,如果粉味再減輕一些絕對會更好吃。

我猜想,頭手可能沒有傳承到上一代精湛有力的燙麵功夫,不過,刀工倒是完完整整地傳承到了!老一輩師傅的刀工都特好,這一代頭手可能地把上一代的刀工都發揮在了切叉燒這回事上,難怪叉燒薄得幾乎都透光了(哈哈哈哈~)。

雖然雲吞面馬馬虎虎 ,這裡的其他小吃仍非常值得推薦,而且俗又大碗~


炸雲吞金黃酥脆,小巧可愛,內陷不太飽滿,但趁熱吃的時候,也能嚐到到鮮甜的肉汁,一份20顆,只要RM4!



清湯雲吞的售價和大小跟炸雲吞一樣,口感順滑,讓人咕溜咕溜的一顆接著一顆吃不停~


炸雲吞脆,湯雲吞滑,有沒有可能把兩者結合呢?嘿嘿......


我個人的一種癖好,在吃著炸物的時候,如果看到有湯類的食物,我就會忍不住把炸物丟進湯裡,過一會兒再拿出來,薄脆的外皮浸到半軟,吃著也算“別有一番風味啦”~


每份(兩片)RM1.50的炸腐卷,外脆內軟,外頭是腐皮,陷料像是粉漿和魚漿的結合,口感就像台灣的甜不辣,不過店家摻入了芫荽與一些些的辣椒,提升了整體香氣,很值得推薦。


許多部落客推舉益和雲吞面為新山之最,我相信這其中多多少少有些個人念舊的情懷。

它確實不是很優秀,但幾十年來,伴著新山人一起走過的歲月,是兩三代人回憶裡珍視的美味,這些價值遠比食物的味道來得重要,也難怪益和能夠持續的受這麼多人愛戴,在新山保有不可侵占的一席之地。



【益和雲吞面】:
153, Jalan Harimau, Taman Abad, 80250 Johor Bahru, Johor, Malaysia

Share this:

ABOUT THE AUTHOR

並非事事都天生自然有意義,是我們在堅持與付出過程中,不斷對自己的質疑與肯定,然後經過「煎熬」「糾結」「省思」,再一次又一次的捨離。終於,那些別人看來平凡無奇的、索然無味的,在你身上都凝聚成閃閃亮點,最終才產生了你專屬的意義。

0 意見:

发表评论

/ .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