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遊檳城:新記得食香港點心

我喜歡檳城,因為這座島嶼上總是有著令人發掘不完的驚喜,不論是從早到晚,從凌晨到清晨,都能在島上的某個角落找到檳城最道地的美食。對外地遊客來說,這是非常新鮮的體驗!

那天晚上,大概是十一點多,距離上一餐已隔好幾個小時了,我和吃貨哥不約而同地感覺到肚子裡的空虛,似乎等待著我們發揮“食遊記”的探險精神,找個吃的東西來填滿。彼此使個眼色,很有默契地坐進車裡,出發尋找檳城的凌晨宵夜代表!

據線人提供的可靠消息,在亞依淡路一帶有間凌晨才開的港式茶樓,(蝦米?!茶樓不都嘛早上才營業的麼!),一大堆問號在我的頭上飛舞,難道檳城人日夜顛倒,酷愛凌晨吃早餐?!姑且把種種疑問放一邊,吃貨哥在神通廣大GPS的領航下,從旅館出發,用不著十分鐘便抵達目的地——新記得食香港點心。


在印象中,港式點心茶樓都是在早上營業的,沒想到在檳城無奇不有,還有這麼一家專門在凌晨營業的茶樓!


仔細想想,在宵夜時段吃重口味,或是份量太多會造成身體負擔,那就不好了,但!若是一籠小點心,配上一壺茶,解饞又解油,那豈不是一舉兩得麼?!可見檳城人皆是能吃會吃懂吃的啊!

可是......這宵夜未免也太豐富了吧!!!說好的輕食呢?!




玲瑯滿目的各式港式點心讓我頓時不知從何下手,問老闆娘店內的點心有多少種,看起來精明幹練的老闆娘卻回答我:“點心一直出,而且每天都不一樣,我也不懂有多種,就是很多種啦!”;我大概算了算,桌上擺的,籠裡蒸的,廚房裡現做的,加起來少說也有60-70樣,這還不包括老闆娘說“每天都換”的菜式!



店面不大,小小的廚房就好像魔術箱一樣,變化出這麼多樣的港式點心,簡直太神奇了吧!劉謙來到應該也會甘拜下風~


如果嫌店面前方展示的點心不夠多,店內牆上也掛有菜單,廚房的師傅們現點現做!

另外,我個人是非常挑剔的,要吃港式點心,如果店裡頭沒有一個冒著炊煙的蒸籠,我覺得,那就不是正港的港式點心,對我而言,這樣的情景是港式點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喜歡這種炊煙騰空而上的感覺,空氣中漫著濕潤分子,帶著食物的香氣飄散到店內的每一處,讓人胃口大開!好吧!是時候伸出我的飢餓之手了~嘿嘿嘿~~

開動!!!


店家發揮巧思,把原本平平無奇的金瓜包雕成一朵花,好似在蒸籠裡經過高溫綻放的花朵!我差點不忍心把它吃進肚子裡了~


墨魚(sotong)燒賣。


正宗的燒賣(左)與經過油炸後清蒸的改良式燒賣(右)。


迷你版的鮮蝦豬腸粉,Q彈的粉皮內裹著鮮蝦與香菇,伴著薑絲,蔥花,特製sambal辣椒醬一起吃,具有本土特色又能大大提味!


當然不可少了入口即化,骨肉分離的酸甜雞腳啊!


小章魚紫菜卷。


一開始我也是挺納悶的,這盅東西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呢?!沒錯!它就是—— 木耳蓮子白果紅棗糖水,無敵滋潤啊!

接下來,是老闆娘的重點推薦咯!


一開始還搞不懂這是蝦米東東,經過老闆娘的介紹,才知道原來這是好料來著!傳說中的——豬肚魚鰾燙,店家絕不用炸豬皮冒充魚鰾,絕對真材實料!每一口都能吃得到魚鰾,彷彿膠原蛋白在我口腔裡活蹦亂跳!

另外,豬肚也是處理得極好的,一點豬騷味都沒有哦!


而燒賣可說是港式點心的代表之一,如果連燒賣都做不好的話,我想廚房師傅可說是失敗的吧!不過,這裡的燒賣卻非常成功呢!


不大不小的尺寸,一口吃下去剛剛好;豬肉塊和著肉末,店家應該還摻入些魚漿之類的食材,使得燒賣彈性高,隱隱約約滴出鮮甜肉汁,好好吃,跟我在柔佛新邦令金【大東手工包】吃到的燒賣有得比!


接下來這碟我忘了名稱的點心,更是店家的招牌之一!


由於它好吃到讓我記不起名稱,姑且就稱它為“鹹蛋雞肉豬肉腐皮卷”吧!



薄薄的腐皮包著醃製入味,口感軟嫩的豬肉與雞肉,中間夾著一塊鹹蛋黃,三重口感,齒頰留香啊!下次若是還有機會的話,我一定要再吃它一回!太好吃了!


店家另一極力推薦的炸蝦卷,我是覺得還好,趁熱吃的時候外皮香脆,內陷鮮香,放一段時間後,口味上就稍嫌油膩了......


總的來說,新記得食香港點心的水準是非常高的呢!只不過.......說好的輕食宵夜呢?!怎麼一不小心便欲罷不能,吃了整桌豐富的宵夜了........

誰說大半夜沒有美食呢?!在檳城就有這麼一家店,從晚上開到早上,餵飽了無數個飢餓夜裡的饕客;這裡有精緻的港式點心,更有依據時下口味而新創的茶點,店家守著這家老店,用心將傳統的古早味,在每一個夜裡,在每一輪陰晴圓缺的月光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留存著。這,就是檳城處處讓人驚喜的魅力!



新記得食香港點心

地址Address42, Jalan Air Itam, 10460, Penang
Waze导航/Google地图:Xin Ji De Shi Hong Kong Dimsum  
营业时间Business Hours8.30pm – 4am 全年无休 




延伸閱讀:

【2015 檳城食遊記】總目錄

Share this:

ABOUT THE AUTHOR

並非事事都天生自然有意義,是我們在堅持與付出過程中,不斷對自己的質疑與肯定,然後經過「煎熬」「糾結」「省思」,再一次又一次的捨離。終於,那些別人看來平凡無奇的、索然無味的,在你身上都凝聚成閃閃亮點,最終才產生了你專屬的意義。

0 意見:

发表评论

/ .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