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旅馆,叫做家】姐妹作)
![]() |
(我默默告訴自己,胸中有愛,心中有家;方向不變,葉落,離開母樹枝梢的懷抱,是爲了歸根。) |
“人長得越大,離家就越來越遠。”這是一位來自中國的新加坡人,久居他鄉成故鄉的結論。我佇望他的背影,覺得他好像是一株蘭花,一株失根的蘭花,孤獨地在異鄉芬芳。雖然我極力否定這個說話,但這句話已經烙印在我的腦海中,一直警惕著我,不論走得有多遠,都要隨時把家放在心上。
因為我知道,家是我成長的根,家裡一雙蒼老的容顏是我生命的源頭,我是他們生命的延續,是心頭上永遠長不大的寶貝。
去年我花了整年的時間離開家鄉摸索自己的未來。猶記得一個月後首次返鄉,晚上近十一點多走下巴士,我一個人站在候車亭,深深吸一口久違了的家鄉空氣,周圍一片黑暗,我并不恐懼日益敗壞的治安,因為回到熟悉地方的安定感早就填滿我心。
那一晚,剛步入家門,看見母親把頸項都拉長了,千言萬語難以開口,淡淡地說了一句:“吃飽了嗎,怎麼又瘦了”,此刻再平凡不過的問候,對遊子來說是多麼的珍貴啊。爲了解除母親的憂慮,用感動堆起滿臉嬉皮笑顏答道:“哪裡瘦了,明明就好吃好住胖掉了咯!”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迴愧人子,不敢嘆風塵。”蔣士銓用最樸素的語言,細膩的刻畫了遊子與母親相逢時的複雜情緒。相比在父母的呵護傘下長大,成家並和父母們住在一起的兒女們,那種求學打工生活在異鄉,滿懷期待的回到家鄉的感覺,完全印證了這首詩描寫的情境,催人淚下和令人難忘。
每次回家父母總是感歎相聚的時間那麼短,雙親的不捨我都看在眼裡,酸苦的愁緒在心內一波波泛著。因為有雙親無怨無悔全力支持,讓我可以很放心的在外闖蕩,哪怕傷痕累累,回到家的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便足矣撫平。
我默默告訴自己,胸中有愛,心中有家;方向不變,葉落,離開母樹枝梢的懷抱,是爲了歸根。
ABOUT THE AUTHOR
並非事事都天生自然有意義,是我們在堅持與付出過程中,不斷對自己的質疑與肯定,然後經過「煎熬」「糾結」「省思」,再一次又一次的捨離。終於,那些別人看來平凡無奇的、索然無味的,在你身上都凝聚成閃閃亮點,最終才產生了你專屬的意義。
0 意見:
发表评论